近期,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相关改革方案部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旨在借助金融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在林权贷款层面,要求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合法延长贷款期限,并鼓励各地推动成立林权收储机构,优化林权价值评估机制,同时健全抵押登记、交易流转等相关机制。而在林业重点工程与产业方面,其强调要针对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生态工程探索多元投入机制,适配林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并且要完善林业碳汇资源相关的融资评估与服务模式。此外,《通知》还提及要善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林企业融资渠道,构建森林保险产品体系,同时各地要搭建好金融支持林业的协作交流平台,提升融资对接精度与效果。
就在《通知》发布不久,哈尔滨银行紧跟政策导向,迅速取得了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实践成果。在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成功落地黑龙江省首笔 “龙江绿碳质押贷款” 项目。哈尔滨银行通过总分支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依据企业行业属性、经营特征以及碳汇资产状况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龙江绿碳作为质押标的,完成了相关质押、冻结、公示及登记流程,最终为牡丹江市国有企业 “牡丹江响水农业有限公司” 提供了1000万元的授信,并实现了首笔资金投放,有效打通了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关键环节。
实际上,哈尔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力早有迹可循。近年来,其深入贯彻金融 “五篇大文章” 战略部署,从制度与产品等多个维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哈尔滨银行先后出台《哈尔滨银行关于金融 “五篇大文章” 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还创新推出了 “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等多款绿色金融专项产品。2024年7月,哈尔滨银行完成 “龙江绿碳” 首单交易,且在今年1月将购入的2万吨 “龙江绿碳” 全部捐赠给亚冬会,助力实现 “碳中和”。截至2025年6月末,哈尔滨银行人民银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已接近180亿元,相比年初增幅超60%,该项增量在黑龙江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居首位,新发放额度、新发放户数等指标也均名列前茅,其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受到了各级监管及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哈尔滨银行此次 “龙江绿碳质押贷款” 的成功实践,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这是对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高效响应,充分展现出金融机构在政策落地过程中的行动力与执行力,为其他金融机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证实了金融机构只要主动作为,就能快速将政策导向转化为实际业务成果。另一方面,从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角度出发,该笔贷款业务为林业碳汇资源的融资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模式,有助于提升林业碳汇资源的经济价值流动性,能够激励更多林业经营主体重视碳汇资产开发,对促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速林业产业升级以及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均有着深远影响。
此外,哈尔滨银行的成果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深耕的必要性。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产品创新以及实践探索,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绿色产业客户需求,构建更成熟的绿色金融风险管控体系与价值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在政策引导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让金融活水在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效能。
后续,随着央行等部门对《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更多类似哈尔滨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我国林业发展在金融力量的赋能下,有望在生态工程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真正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转化为生动的经济实践。